近日,一部名为《暗夜与黎明》的电视剧引发了观众们的热议。这部剧本应该是一部精心制作的作品,但却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口碑平平。究其原因,竟然是演员们的肤色差异太过明显,让观众难以沉浸其中。
说起来这事儿还真是有点意思。你们看剧中的主角陈哲远,那小脸蛋儿白得跟刚剥了壳的鸡蛋似的。再看看周围的群众演员,那肤色黝黑得像是刚从煤矿里爬出来的。这对比也太强烈了,简直就像是把一块儿白玉放在了一堆煤炭中间。
不光是群众演员,就连和陈哲远同框的聂远,肤色差距也是大得惊人。这么一来整个画面看起来就有点儿不协调,让人觉得怪怪的。你说这剧组是不是应该给演员们都抹点儿粉底液啊?要不然这效果,啧啧,真是让人看得直摇头。
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《暗夜与黎明》中,在另一部新剧《二十一天》里,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——王志文。可惜这位老戏骨的状态似乎不太理想。
王志文在剧中饰演刑警队长,但是你看他那脸上的褶子,简直比地图还复杂。特别是当他和局长站在一起的时候,你猜怎么着?他看起来比局长还老!观众们都在想,这刑警队长是不是能力不行这么多年还是个队长,连升职都升不上去。
剧组也不是傻子,他们当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。于是乎,他们开始给王志文来了个"返老还童"的特效。在一些镜头里,你会发现王志文的皮肤突然变得光滑了,褶子少了,眼袋也不见了,整个人年轻了十岁似的。
但是这特效也不是万能的。虽然把褶子和眼袋都给抹平了,可那深深的法令纹还是在那儿杵着,像是在提醒观众别被骗了,王志文确实老了!
说到这儿,我不禁想起了另一位明星——杨幂。她今年在偶像剧里也用了高糊滤镜,为的就是保持青春靓丽的形象。结果呢?整个人看起来像个精致的人偶,连毛孔都看不见了。虽然看着年轻了,但整个剧的质感都没了。
相比之下,王志文还算是有理智的。他没有用那种离谱的滤镜,看来是在为剧的品质考虑。但是这么做的代价也不小。在滤镜照顾不到的地方,比如脖子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皮肤松弛的状态,那叫一个惨不忍睹。
王志文虽然老了点,但演技还是杠杠的。问题主要出在选角上。无论是谍战剧里的特务头子,还是悬疑剧里的刑警队长,这些角色都需要很强的行动力,通常应该是中年人来演。小年轻来演,观众会觉得不够稳重;老年人来演,又会让人觉得是不是没人可用了。
这就让我想起了另一位老戏骨——游本昌。他在《繁花》里饰演"爷叔"的时候,观众就觉得特别合适。为什么呢?因为"爷叔"本来就该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,游本昌的年纪和皱纹反而成了他的优势,让角色更加可信。
我觉得王志文老师以后要是能演一些幕后大老板,不用太多动作的角色,那他的老态反而可能成为加分项。
王志文在娱乐圈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。他演过的经典角色数不胜数,在观众心中就是老戏骨、品质保证的代名词。但是如果一直在不合适的角色中打转,那可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了。
说到这儿,我不禁想问问大家你们会因为王志文去追一部剧吗?
其实这个问题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对演员的期待。我们希望看到的不止是一张年轻的脸,更重要的是演员能否真正理解角色,把角色演活。
回顾王志文的演艺生涯,他可是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深刻印象。还记得1999年的《悲伤时代》吗?那时的王志文还是个年轻小伙子,演技就已经相当出色了。再到2003年的《血色浪漫》,王志文饰演的钟跃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。
时光飞逝,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。王志文从当年的青涩小生变成了如今的老戏骨。这个过程中,我们见证了他的成长,也见证了他的老去。
说实话,看到王志文现在的状态,我心里还是有点儿难过的。我们都会老去,这是谁也逃不过的自然规律。但作为一个演员,如何优雅地面对岁月的痕迹,如何在年龄增长的同时保持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控,这才是真正的挑战。
国外也有不少演员面临类似的问题。比如汤姆·克鲁斯,今年已经61岁了,但还在拍动作片。虽然他保养得很好,但是岁月的痕迹还是难以完全掩盖。他选择的角色往往能够很好地利用他的年龄和经验,让观众觉得合情合理。
回到王志文的情况,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角色选择。像《暗夜与黎明》和《二十一天》这样的角色,确实更适合中年演员来演。但如果是一些需要沉稳、经验丰富的角色,王志文反而会很合适。
要是有一部讲述老警察退休后当侦探的剧,王志文来演绝对是再合适不过了。他的年龄和经验反而会成为加分项,让角色更加可信。
另外,我觉得观众的接受度也在慢慢提高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也在学着接受演员的老去。就像我们接受了周润发、梁朝伟等人的白发和皱纹一样,相信我们也会慢慢接受王志文的变化。
我想说的是,演员的价值不应该仅仅由外表来决定。王志文多年来积累的演技和对角色的理解,才是真正的宝藏。也许他现在不再适合演某些角色了,但我相信,只要给他合适的角色,他依然能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。
,各位观众朋友们,下次再看到王志文出演的作品,别急着吐槽他的年纪,不妨静下心来,感受一下他的演技。说不定,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王志文呢!